【小孩割包皮 醫:揠苗助長】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13日電)很多家長利用暑假帶著小孩「割包皮」,讓龜頭早點露出,希望生殖器長得較大,功能較好,成大醫院說,這是揠苗助長。
成大醫院小兒外科醫師陳肇真指出,家長要小孩割包皮,主因之一是家長常拿小孩的外觀和自己的比較,有顯著差異時就認為不正常,需要處理。
還有家長認為小嬰兒的龜頭早早露出,以便「出人頭地」,希望生殖器長得較大,功能就好。也有人認為包皮和龜頭的間隙是清潔死角,可能會藏污納垢。
不過,醫師診斷後,大多數小孩的狀態是正常的,不需要手術處理。陳肇真說,有些家長割包皮的觀念,就是所謂的揠苗助長,以為早早將稻苗拉起,稻子就會長得較快較大。
陳肇真表示,上帝創造人類的包皮,不是沒有用的東西,這是用來保護龜頭的。嬰幼兒的包皮和陰莖龜頭有一層薄紙狀的沾黏,此時不能將包皮後拉露出龜頭,否則會因皮膚剝離引起出血、結疤及包莖。
另外,有沾黏的部位,不會「藏污納垢」,不必「揠苗助長」,露出龜頭清洗。幼兒時期,間歇性勃起及脫落包皮屑會將包皮內層及龜頭分開。
醫師說,6歲時,2/3男孩仍有部分沾黏,此時若沒有包皮龜頭炎,或極度的「包皮口」狹窄引起尿路阻塞、排尿困難,就不需手術治療。
一般而言,包皮需要手術機會不到1%。
引用:http://history.n.yam.com/cna/healthy/20140813/2014081348702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