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最/世界之謎/揭秘:凡爾賽宮的來歷】
【標題】:揭秘:凡爾賽宮的來歷
【內容】:努瓦西勒魯瓦村緊靠著馬爾利森林,它居高臨下,可以俯視整個聖西爾平原。
在努瓦西勒魯瓦村的一條小巷的盡頭,可以看到一座古老的大門。
雖然大門已破舊殘缺,但是依然保持著驕傲的姿態。
如今,半圓形的拱門裏,兩扇結實的門扉緊閉著,大門上端的三角門楣上長滿地衣和苔蘚,儘管歷經幾百年滄桑,拱門頂磚石上的裝飾物的顏色仍鮮豔耀眼。
大多數過往的人都認為這是馬爾利森林的大門,當地人卻叫它“舊宮門”。
這座舊宮門確實是十六世紀由阿爾貝·德·貢迪(即德·雷斯元帥)修建的一座宏偉宮殿——努瓦西宮的唯一遺跡。
由於當時凡爾賽宮尚未修建,努瓦西宮就成了全國最雄偉的宮殿了。
站在努瓦西勒魯瓦材的空地上向左眺望,可隱約望見森林中矗立著一座風車,大家稱它為“石磨房”,後來路易十四的宏偉宮殿就是在這個地方建造發展起來的。
德·雷斯元帥死後,努瓦西宮傳給了他的兒子們,不過他的兒子們從來沒有在裏面住過,而是他們的姐姐瑪格麗特·德·梅涅萊在亨利四世時期一直住在那裏。
她好象置身于茫茫大海之中,因為宮殿規模巨大,附屬建築物延伸到很遠的地方。
令人驚奇費解的是,目前遺留下來的除去一座從前院進入裏院的大門之外,整個宏大的建築物蕩然無存,連一塊石頭、一截路堤或是一段埋在土中的地基都見不到了。
有些地方雖然沒有什麼東西好看,但能引起人們思緒萬千,抒發懷古之幽情,努瓦西就是這樣一個地方。
努瓦西宮的大門目睹過一些歷史名人在它下面進進出出:孔蒂家族的人,孔德家族的人和所有“福隆德”分子。
美麗的德隆凱維爾侯爵夫人曾到這裏密謀策劃,同時她的一大群情人也跟蹤而至,其中有一位德·拉羅什福科爾侯爵,他寫了一本《道德經》,當時有人預言他會成為地道的道學家,可是他最受德隆凱維爾夫人的鍾愛,成了“幸運兒”,真使人驚歎。
亨利四世也曾邁著十分輕快的步子走過這座大門,在大門那裏還非常高興地看到遵他的旨意到努瓦西小住的兒子。
王太子(他就是後來鬱鬱寡歡的路易十三)住在努瓦西宮成了這座宮殿豐富多采的許多傳聞中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個篇章。
幸虧年輕王子的醫生埃羅阿爾作了記載,使我們對這件事能有個詳盡的瞭解。
1607年8月,當時王室住在聖日爾曼。
據傳那裏有一個老嫗剛剛患瘟疫死了。
慈愛的父王亨利四世害怕他的兒子受傳染,便旨令他所有的孩子火速動身前往努瓦西。
要知道,在那個遙遠的年代,政府並不富裕,國王也缺乏許多東西。
亨利四世寫信給蘇利說:“因為沒有轎式馬車、馬車和大車載運行李、送孩子們走,戲請你盡可能設法立即弄到運輸工具,使孩子們儘快動身……”於是人們亂七八糟地把路易王太子和他的兄弟姐妹們(包括合法的和私生的,把兩類孩子混在一起撫養,從今天我們的觀點來看,是一個醜聞)裝上了運貨的四輪大車。
那時,王太子才六歲,是個聰明而任性的孩子,他的女教師德·蒙拉夫人態度生硬嚴厲,使王太子望而生畏,毫不感到親切。
到了8月17日預定動身的那一天,王太子早上起來就很興奮,安靜不下來,他對動身的準備工作很感興趣甚至親自參加捆行李。
下午五時啟程,一路上王太子唱個不停。
旅途不長,六時半就到了努瓦西。
剛到目的地,王太子什麼都想看,上上下下跑遍了整個宮殿。
九時,人們侍候他就寢。
第二天天剛破曉,他就跑進花園,在花園裏的許多新奇東西中,他最驚歎的是一個用貝殼造的洞穴……於是王太子天天玩耍。
有人給了他一隻捕鳥的伯勞,他高興地跳起來,馬上要了一隻馴伯勞的人戴的手套,登上高處的大廳,放出伯勞去捉麻雀。
他想到原野上去捉鳥,就讓人帶他到遠處的石磨房去。
在那裏,當他看見伯勞向小山鶉撲去時,感到是生平最大的愉快。
可能正是出於對童年這段往事的回憶,使路易十三後來產生了在這個地方建造一座狩獵小行宮的念頭,到了他的繼承者路易十四時期,狩獵小行宮就擴建成宏偉的凡爾賽宮了。
9月5日,亨利四世到努瓦西看望他的兒子,王太子在前院大門(現在已經如此殘破了)迎候他。
國王要去維爾普勒狩獵,王太子哭鬧著要跟父王一道去,沒有得到准許,王太子便抽抽噎噎地哭起來,要旁人用鞭子抽打他的一個兄弟出氣……那時候,鞭笞是廣為提倡的一種教育方法,亨利四世認為這種方法用的還不夠經常,他給德·蒙拉夫人寫的信中說:“朕命汝,當吾兒冥頑不化之時,以鞭答責之。
寡人深省,當今之世,唯鞭笞最為有效;
寡人如皇兒斯年,曾重遭鞭笞……”宮廷女教師是用不著多加叮囑的,她會兩臂輪流交替地抽打。
情況嚴重時,懲戒就在花匠屋前進行。
淘氣的王太子雖然挨了打,也不引以為戒。
他天天在花園裏遊逛或到平臺上和姑娘們跳舞,給她們哼一些庸俗的小曲。
有時他還參加衛兵們在宮中大廳裏舉行的舞會。
他愛好藝術,教他小提琴和曼陀拉的教師還教他繪畫,所以未來的國王路易十三用鉛筆給努瓦西宮的主人德·梅涅萊夫人畫了一幅肖像。
面上的德·梅涅萊夫人戴著別具一格的梅迪西斯式打襇頸圈,頸圈象光輪一股圍著脖頸,使她顯得更加聳肩縮背。
這張1607年11月28日畫成的素描夾在埃羅阿爾御醫的日記裏,現在珍藏在國立圖書館手稿真跡室。
素描完成後,過了五天,王太子返回聖日爾曼。
他從此喜歡上了努瓦西這個地方,當他做了國王以後,還經常來此遊玩。
貢迪家族之後,努瓦西宮為一個暴發戶所有達十年之久。
以後路易十四買下這塊領地,於1683年賜給曼特儂夫人,讓她把她一個時期裏收養在律爾修道院的破落貴族小姐們搬去住。
同年2月裏的一天,一列長長的馬車隊從努瓦西宮漂亮的大門下通過,車上坐著一大群天真無邪的美貌女郎(大約有一百位)。
她們雖然凍得發僵,仍為來到這個華麗的住所興高采烈。
姑娘們捧著主保聖人聖康迪德的聖骨盒,把它莊嚴地安放在小教堂裏,然後四散在宮殿中觀看裏面的各種擺設。
這件事發生在她們尊敬的女善人十分秘密地委身于路易十四時期。
路易十四風雅地自稱是這所慈善機構的監護人。
有一天,他未喻知就駕臨努瓦西宮。
看門的修女誠惶誠恐,一邊在平臺上跑,一邊嚷,“國王!
國王!”
而國王卻耐心地駐候在大門前……古老的大門親眼目睹太陽王仁立著。
在整個巡視過程中,給國王印象最深刻的是,姑娘們在小教堂裏匆忙集中排成四列縱隊,各隊分別穿著紅色、藍色、粉紅色和黃色的衣裳。
所有的少女都很謙恭,她們是那麼想看看國王的威容,可是都忍耐著不把頭轉向國王觀望。
後來,人們在凡爾賽宮的禦寢宮裏做裝飾用的床上,見到一條繡花被子,這條被子就是這些努瓦西宮的小姐們繡的。
大家都認為努瓦西是個天堂,但它是個缺水的天堂,所以1686年7月30日,住在努瓦西宮的人成群結隊穿過平原遷移到聖西耳,廢棄了努瓦西。
國王派出了他的瑞士衛士和宮中侍從作護送搬遷的儀仗隊,凡爾賽和附近村子裏的人全跑來觀看。
接著十字架和聖康迪德聖骨盒的教士們走在最前面,後面是修女們,最後是穿著綠色、紅色、黃色和藍色衣裳的寄宿姑娘們,她們按照衣服的顏色排成隊走著,她們垂著眼簾,雙手合十。
在這些要入教的姑娘們的隊尾離開後,努瓦西宮的大門就被關閉了,宮殿變得空空蕩蕩,開始了它的衰落時期。
後來,路易十四建議修復這座宮殿,但工程預算需要兩萬六千里佛爾,路易十四根本籌集不起這麼一大筆款項,被迫放棄了修復計畫。
五十年底這所被棄置的貢迪家族的豪華宅邸淪為廢墟。
路易十五下令拆除,用拆下的材料在村莊邊緣蓋起了一座新宮殿,至今仍完好無缺。
努瓦西宮這個地方被圈到凡爾賽宮的大花園內,成了它的一部分。
努瓦西宮遺留下來的只有一座大門,大門湊巧位於環繞馬爾利森林的圍牆中,多虧如此,它才倖存下來。
【序號】:113
引用:http://tw.18dao.net/%E4%B8%96%E7 ... 4%E4%BE%86%E6%AD%B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