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心法要訣-初生門(上-拭口(附下胎毒法)】
拭口(附下胎毒法)
拭口須用胭脂法,穢淨方無口病生,古云未啼先取穢,只緣未察此中情。
【注】嬰兒初生,須用軟棉裹指,拭淨口中不潔,繼以燕脂蘸茶清,擦口舌齒頰之間,則不使一切口病生矣﹗古云子未啼時先取穢血。
此古人不詳體察,蓋兒在胞衣之中,以臍蒂資生,胞中皆是氤氳精氣,生長蒸化,並無血脈,兒口之血,從何而來?此說不經,不可為訓也。
甘草之法自古稱,能解諸毒性味平,濃煎頻令兒吮服,免使胎毒蘊腹中。
【注】甘草味甘,平和五臟,解百毒之藥也。
四時皆可用,虛實皆可服。
取中指一節,用水煎濃,以棉纏指蘸水,令兒吮之,其毒自解。
素稟胎熱蘊於中,惟有黃連法最靈,水浸濃汁滴口內,臍糞胎毒自此清。
【注】黃連,清熱解毒之要藥也。
凡夏月及四時,看兒有胎熱者,恐熱蘊於中致生他病,故宜用之。
須取黃連數塊,捶碎用湯浸出汁,時時滴兒口中,以臍糞下為度,其毒自解矣。
朱蜜鎮神利腸胃,清熱防驚大有功,胎熱便秘皆堪用,稟賦怯弱慎而行。
【注】朱砂鎮心定驚,兼能除邪。
蜂蜜解毒潤腸,更能清熱。
一鎮一潤,功效殊常。
胎熱便閉者,四時皆可用之,取一大豆許,研細水飛過,煉蜜調勻,乳汁化服最佳。
惟胎稟太弱者,不宜用也。
怯弱之兒豆豉法,宣發胎毒功最良,兒生冬月亦宜此,煎取濃汁當乳嘗。
【注】淡豆鼓,輕腐宣發之藥也。
凡怯弱之兒,或值冬月欲解胎毒者,只將此藥煎為濃汁,與兒三五口,其毒自開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