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家政●沐浴】
沐浴是維護嬰兒皮膚健康的要件,嬰兒的皮膚宙非常細緻、敏感,易受刺激,每日至少為嬰兒沐浴一次,不但可增進皮膚的清潔與舒適,且可預防皮膚問題如摺爛、小膿等發生。
另一方面沐浴提供母親觀察嬰兒皮膚的機會,以及早發現問題,及早處理。
沐浴時要注意:一、沐浴時間:選擇餵奶前半小時或餵奶後一至一個半小時,以防吐奶發生。
二、沐浴地點:選擇溫暖的房間,可在臥房或浴室,避免通風孔道,以防著涼。
三、沐浴的用具:包括嬰兒的衣物等,宜先備好,並置於近身處,以方便取用。
四、水的溫度:可用水溫計測溫約攝氏三十八度,或用肘腕來試溫,不覺燙或冷為原則。
抱持嬰兒方法見圖(圖1、2)、二。
六、沐浴順序:自清潔處先洗,由眼、臉、頭、胸、上肢、背、會陰、下肢,逐步洗淨。
動作宜輕柔,以防嬰兒受到驚嚇。
七、皮膚的保養:宜保持清潔乾燥,平時並不需擦油或抹粉,若皮膚太乾燥,可擦潤膚油,天熱則可抹痱子粉。
(余玉眉)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0265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joyorocketleagueengland.wordpress.com.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