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軍事●涿鹿阪泉之戰】
炎帝生於姜水,姓姜,曾都於陳(河南淮陽);
又都於魯(山東曲直)。
黃帝生於壽邱(曲阜東北六里);
曾居姬水,姓姬。
初都彭城(江蘇銅山);
遷有熊(河南新鄭),為有熊氏。
蚩尤,是九黎之君,楚之先世,時生活於今魯西南東平湖四周漁獵。
黃帝先與炎帝戰於阪泉(涿鹿城東一里)之野,三戰而後勝之。
再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擒而殺之。
黃帝連戰皆捷,遂為一方之雄。
黃帝一詞,最早出現於左僖二十五年傳,晉楚城濮之戰前,晉卜偃的卜戰,曰:「吉,遇黃帝戰於阪泉之北。」
其後,左昭十七年傳,郯子言:「黃帝氏、炎帝氏。」
再後,是孫子行軍篇:「此四軍之利,黃帝之所以勝四帝也。」
以及國語、易傳、戰國策、呂覽、淮南子、大小戴記等相繼傳說。
據新近考古出土的材料考之,約在西元前三四○○年,黑陶時代開始,中原已開始發生村落戰。
至西元前二六七四年期間,氏族聯盟的部落戰爭,又告出現。
董作賓定此時為黃帝出現的時期,亦即阪泉、涿鹿之戰的時期。
炎帝、蚩尤曾先後進攻黃帝於彭城。
黃帝利用彭城附近的山谷、河流、水澤,及平野等四種地利,凡歷四次大戰始勝之。
故史稱黃帝與炎帝、蚩尤有阪泉、涿鹿之戰。
(李震)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014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joyorocketleagueengland.wordpress.com.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