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傳記●荀子】
荀子,名況,戰國趙人,時人尊稱為荀卿,漢人避宣帝諱,或謂之孫卿。
其生卒年月已不可確考。
據苟子儒效篇,范雎為秦相時,荷卿曾入秦見秦昭王與范雎,議兵篇言曾至趙與臨武君議兵於趙孝成王前。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謂荀卿年五十始來游學於齊,其時田駢之屬已死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齊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為祭酒焉。
後因讒適楚,因春申君仕楚為蘭陵令,春申君死(西元前二三八年)而荀卿廢,因家蘭陵。
清汪中荀卿子年表,起於趙惠文王元年(前二九八),迄於趙悼襄王七年(前二三八),凡六十年,其一生重要活動,大約即在此一期間。
荀子為戰國末期之大儒,與孟子俱尊周孔,闡揚儒學,但主張不同,孟子道性善,而荀子則以「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偽者,人為也,即必須經後天之學習,導之以禮義,始能化惡為善。
蓋人性好利,順此發展,則爭奪生而辭讓亡焉,故主張以禮治制止爭亂。
漢書藝文志載荀卿三十三篇,王應麟考證當作三十二篇。
劉向校書序錄稱孫卿書凡三百二十三篇,以相校除重複二百九十篇,定著三十三篇為十二卷,題曰新書。
唐楊倞分易舊第,編為二十卷,復為之注,更名荀子,即今本也。
(王仲孚)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644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joyorocketleagueengland.wordpress.com.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